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

人心溫暖


文/楊微屏

就要送走金蛇,迎接馬年,感覺上今年的農曆新年在措手不及下,馬上就來到,很多事情都來不及做,迎新的氣氛也不熾熱。

趕在最後一個星期,才為女兒添新裝,青少年喜歡酷酷的裝扮,可是女兒卻說:“今年我要買亮色系的新衣服,因為奶奶生病,看見亮色系的衣服,她的心情會好一些。”

就是不經意的那麼一段話,悄悄暖化人心。

青少年冷酷外表下,其實很多時候隱藏柔軟的心,只是大人有沒有讀懂而已。

向來被喻為“只有黑衣服”的我,也因此選了亮色系的衣服,希望生病的家婆能心情開朗一些。

想起家婆曾經在她辦壽宴及農曆新年時,看見我穿紅衣時,卻充滿諒解的對我說:“其實你不需要為了我穿紅衣,你可以穿黑衣,沒關係。”

就是那麼不經意的體貼,卻是讓人心軟化。

人與人之間,許多不言而喻的理解和體貼,不需要再多的語言來強調、來突出,流於真誠卻最輕易被觸動。

迎接馬年,我也像很多人這樣感覺不到農曆新年氣氛,只是有經濟蕭條不景,失傳統的心不再熾熱的感覺。但是,流於形式的應節物質氣氛有沒有炒熱,其實並不是節慶的重點。反之,人心在節慶中是不是能真誠溫暖的連繫,才是最重要的感覺。

如果,一個年過得只是側重於吃喝玩樂的物質形式,團圓飯再豐富,卻沒有溫暖的感覺,就缺乏節慶意義。過得平淡的新年,如果有人心溫暖點燃心頭的熾熱,一切感動就不言而喻。

馬年,馬上有錢,馬上健康,馬上平安……之外,記得馬上珍惜所有可以珍惜的人,人心的溫暖,才是最大的力量。

希望大家馬上回家團圓,祝大家新年快樂。

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

自己搭公車

文/楊微屏

女兒最近加入報館的學記行列,學到不少生活上的新體驗,其中一項竟然是“自己學搭巴士”。

從她的分享中,我才驚覺自小她出入確實是過度受保護的被我們“管接管送”,除了參加畢業旅行團、跟老師和同學去“班遊”,幾乎都沒有機會搭公車。

當她跟我說:“接下來在學記活動中,我可能會頻密的搭巴士到各處去”時,我是真的完全放心的,因為她現在已經不再是小孩子,而是一個高中生,再多三、四年可能就會離鄉背井到外地求學,到時我們做父母的也沒有辦法再繼續接載,因此現在就習慣自己搭公車,是放手讓孩子獨立的必備之途。

女兒進一步要求說,接下來她想搭公車到外地找朋友,我則有所保留的表明需要看情況而定。

孩子尋求自由的尺度,但是我覺得自由是要有限度的,否則就可能會變成放縱。

當女兒年紀比較小的時候,就常常會提出各種自由的要求,但我還是覺得自由是根據孩子的年齡漸漸增長,以及心智的成熟度和對生活態度的負責任,而逐漸放寬尺度。

當然,有人會認為每一個人作為個體,“自由”是本來應存在,不是父母“給”的,但是如果孩子一日還在父母的管教範圍內,還沒有到真正可以成長到不需要對父母交待的成長階段,自由還是要有限度。

我跟女兒說,她現在享有的自由度越來越寬,我每放手多一些,對她年輕的心來說肯定是沒有回頭的快樂,但對我來說卻是增加更多的捨不得,直到有一天必須完全放手時,就是她已經不在我的身邊和視線內,真正飛出去獨立生活了。

所以,放手雖然會捨不得,但卻是必需的。

酷酷的女兒聽到這里,眼神有剎那的溫柔停駐在我臉上,而我也不想在真正的離別未到時就先掉眼淚,所以,就轉開了話題。

唉,不過就只是孩子自己搭公車而已,想太遠了。

2014年1月22日 星期三

菜鳥起飛

文/鄭翊

前几日參加了檳吉玻北霹靂區學記隊的新春活動。雖然參与活動很正常,但是當我第一次以吉北區代表的身份出席活動時,就有點戰戰兢兢了。

從活動籌備時的統計報名人數,到活動前夕的電聯通知,我和另一個區代表新官上任,但其實什么火都點不起,很不熟悉狀況,只能一直去煩上屆的區代表學姐,詢問求助。

活動當天早上,集合區內學記后,要從吉北車站坐公車去到北海碼頭,再渡海到檳島去。在某种程度上我算是生活白痴,坦白說,我不會買車票,何況還要買那么多人的票。

我覺得這個柜台和那個柜台都長一個樣,車站里也一直有人拿着票兜售,我根本不知道要買哪里。在上屆學姐的幫助下購票后,再和區內的學記收取票价,當時還真的有點手忙腳亂。好在,輾轉之下還是順利抵達目的地。

當晚召開的區代表會議中,雖然我有一直神游,但是還是听進去了不少。區代表要負責聯系活動消息區予區內學記,監督、帶領自區學記參与各种活動等等。听起來,需要兼顧承擔的東西不少。

說真的,以前我都很怕擔起太大的責任。校內有活動籌委會時,即使被點到名,我都盡量爭取當副職。但是隨着氣焰漸盛,后來開始被抓去當重職,還當過某籌委會主席。所以已經開始習慣了。但是,被點到當區代表的感受又有點不一樣。

在校內的活動范圍不大,但現在學記隊的活動,很多都是大型的跨區活動,常常會要帶着自區的學記搭車搭船到不同的活動地點。哪像在學校,我又不用在每次校內活動前一個一個去他們家把他們領到學校來。

蜘蛛人的UncleBen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當然我不是在臭屁說我有什么能力,但是既然聯誼會愿意在一堆人里挑我當區代表,那就說明我辦事能力在人眼中還是可以的。

雖然我并不是一個太好的區代表。比如那天一到達活動會場,就被活動主席抓去問話,原因是忘了通知某位區內學記自行前往的事情。我擺了很多烏龍,說起來都有點丟臉。像是打電話給A,卻誤喊了B的名字,還以為打錯電話,挂斷后才發現其實是自己搞錯,只得灰溜溜很沒面子地再打回去道歉。

長越大,能力越大,要負起的責任也就越多。這次被選中當區代表,算是個16歲的試鍊。

不過到最后我第一次出的區代表任務,還是爛尾了。我沒有和自區的學記一起搭回程車回家,而是在活動結束后就被老媽載走,去檳城逛大街。結果搞到我到現在都還有點小內疚。

我希望,也相信我能把這份責任,越做越好。

2014年1月9日 星期四

“家家酒”不“洞房”

文/楊微屏

小時候,和鄰家小孩玩“家家酒”,可是連手都不敢牽,玩了“結婚”後,抱一個洋娃娃就可以假裝自己是“媽媽”、“爸爸”。

不過,在吉北本同一個6歲的小男孩和5歲的表妹玩“爸爸媽媽”的遊戲,卻是兩個小娃兒都脫光衣服,小鳥兒還會亂闖,結果婆婆進入房間驚見兩個小孩聲稱在玩“爸爸媽媽”的遊戲。

只能感嘆,以前的小孩玩“家家酒”靦腆得手兒都不敢牽,可是現在卻有小孩子玩“家家酒”還包括“洞房”。

案中女童的媽媽帶她去驗身和報案,不過警方指醫院提供的檢驗報告顯示,女童並沒有遭強姦的跡象,因此案件指控不成立。

然而,問題的重點在於才6歲的小孩,就已會仿效這一套,而小孩說了這是“爸爸媽媽”的遊戲,這當中有許多需要省思的角度。

不管6歲是不是真的有明確意圖“性侵”,抑或是純粹模仿大人而有樣學樣,都不能當作是小孩子不懂事玩鬧就算,這也是家有孩童的父母警惕的借鏡。

性侵者的年齡越來越小,如果沒有正視,那麼未來可能就有越來越多更年幼的受害者,因為在大人完全沒有想到防備的情況下,就不知道會有多少“小色狼”會性侵年齡更小的受害者。

那麼小的孩子為甚麼會模仿這種性愛動作,身為爸爸媽媽者也需要負責任,仍有一些父母是和幼童同房就寢,以為孩子睡覺了,就去進行“爸爸媽媽的遊戲”,卻不知道孩子其實在旁偷偷看在眼里。

有些父母沒有避忌的和幼小孩子一起看春宮片,天真的以為孩子看不懂大人的東西,而這些會在孩子面前看春宮片的父母,想必也不會灌輸孩子正確的性教育,結果就可能導致孩子覺得進行這種動作和遊戲,其實並沒有問題。

如今很多家庭的孩子,很小就開始接觸互聯網,操作得比大人還熟稔,也有可能在網絡上,接收到色情資訊,加上大人沒有灌輸正確性教育,因此自己就從網上吸取性知識,甚至可能會“學以致用”。

大馬家長和教育界普遍上還是對灌輸孩子正確的“性教育”抱持保守態度,覺得難以啟齒,甚至偶爾看見有人以正面的文章傳達性教育的知識,也會道貌岸然的抨擊這些文章敗壞道德。

性教育不能用駝鳥方式來逃避,尤其是在今時今日,大人選擇不提,孩子提問了若招來一頓罵,那麼孩子自己去偷看偷學,辯識不清對錯下甚至以身試法,可能加害了其他人的女兒。

如果父母自己不懂如何啟齒,現在市面上已經有很多專為小孩子設計的性教育繪本或錄影片,以淺白的方式教導孩子對性的基本認知,以及對本身和他人的隱私尊重和自愛,讓小孩子從中了解這不是遊戲,父母可以借用這些良好正面的資訊管道,陪同孩子閱讀和觀看影片後,陪孩子解除對性的好奇和疑惑。

2014年1月8日 星期三

狂妄闖蕩高中

文/鄭翊

新的一年,高中生涯的開端。

課室從二樓換到四樓,多爬階梯有助運動均衡。班上的臉孔有熟悉也有陌生的,同桌是國中轉來的新同學。班導師是副校長兼教務主任,有一種傍到大山的感覺。

尤其最為陌生的,是高中課本里的外星字元。

今年第一堂吉他課,老師對我跟不上進度感到非常無奈,唯有針對我的弱點,布置了一項日常訓練。每天抽時間做手指訓練,用相同的指法,循序漸進從吉他第一格按彈到第二十一格,第一弦到第六弦。雖然他要求做足一小時,但我還是很不爭氣地只堅持了半小時。

不過總好過什么都沒做,任由自己的吉他指法繼續荒廢。

我想,學習也不過如此,熟能生巧。重复又重复,很枯燥,但只有不間斷的練習才能帶來更大的突破。

初中的時候,我的數學基礎其實沒打好。往者不可諫,至少我猶有來者可以追。雖然高中課本里寫的東西看起來很難懂,但我相信只要和練吉他一樣,定時抽時間練習數學算式,或許我還是可以站到高一理科班的金字塔上層。

當然,我不奢望我會勤奮到和練吉他一樣每天練習,畢竟在我眼里,數學題遠遠比我的寶貝吉他面目可憎得多。我會盡量彌補因初中的不認真而造成的自身不足。我會盡量。我會努力。我絕對沒有心虛,絕對沒有。

記得以前的我其實很不認真,辦營隊時,我身為工委卻在大家學團康手語時躲在旁邊裝閒人。結果全場跳團康時我竟然不會跳。慚愧。以前玩玩鬧鬧,全然不曾去考慮過,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是對自己的尊重。

告別初中,長大了,校內活動的更多重責大任都要交付到我們肩上。展望未來,我對自己的期許是,偷懶不要偷得太夸張,至少把工作全部干完才去坐板凳翹腳聊天。

今天起,要開始更認真地看待每一門課,每一場活動,每一張吉他譜。不過還是老話一句,江山易改,我玩世不恭的本性看似很難移了。我……會努力。

不如初中的天真,高中是很殘酷的。肩負身為學長姐的壓力,面對重重深奧的异次元課程。我想,未來三年我應該會痛并快樂着度過。

我無法挽回初中留下的遺憾,卻可以帶着狂妄繼續闖蕩高中。

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

過去和現在連接

文/楊微屏

時間匆匆又過了一年,原本懷疑是不是人的歲數愈增加,才會感覺到時間過得越來越快,但問了一些年輕人和小孩子,發現他們也有同感。

難道是地球越轉越快了?

報章每年都會在歲末及一年之始回顧過去一年的新聞,而網絡社交網站如面子書等,也會為用戶整理一年的回顧,看看自己過去一年的生活剪影。

時間,完全抓不住,而每個人在回顧自己的過去時,已經逝去的肯定是已經追不回來,可是靜心自省,其實一個人的過去和現在連接起來,卻會是決定未來的借鏡。

從過去曾經走過的每一步,會發現事情一定有兩面,有得必有失,失中或有得,而每個得失之間,有時不是人的努力可以操控,但走過來了再回首,從事情的另一面再衡量得失,就不會再那麼難過。

在聖誕節那天,剛好在教會里牧師佈道的題目是“過去,現在,未來”,我只記得他說過去是可以被寬恕的,現在和未來他說了甚麼,我不太記得,但確實如果沒有寬恕,緊抱已經過去的錯誤,那現在和未來就不能好好過了。

人在年輕的時候,往往會因為驕傲而錯失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東西,而形成了心里最大的遺憾。然而想開了就會發現,有時就因為了“某個錯失”,結果才能開拓一個人更多的潛能,那麼在得與失之間雖然讓人惆悵,但卻也不會再那麼令人沮喪難過。

每一天,每一個現在,都會是明天的“過去”。

在新的一年,新的一天,其實老是回顧過去,對人生的前進並沒有甚麼作用,唯一的作用就是警惕人們把“現在”過得無悔,那麼當現在變成過去時,就無悔了。

語無倫次了那麼多,不管明不明白我說甚麼,就祝福大家都有正能量的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