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酷酷虎有一名友族學姐,最近考進拉曼大學中文系,她用筷子進餐、參加二十四節令鼓,自小在華校唸書,中學時甚至因喜歡華文而要求家長讓她進入獨中求學。
讀到這名友族從小學到大學對中文求知熱忱和堅持的新聞之際,上周在加影舉行“東南亞華文教學研討會”的報導內容,反映在泰國、印尼、緬甸等,長期都面對華文師資不足,大馬也有此問題,但相較之下華文教育的發展反而是比周邊其他國家較完整。
人們常掛在嘴邊說,華文教育是華人的母語教育,東南亞國家中,新加坡看起來是以華人為主的國家,但早年卻因政府的政策側重英文教育、輕華文教育,以致等到中國在國際市場崛起,新加坡才快馬加鞭的發展華文教育,結果新生代普遍出現對華文沒興趣,覺得華文太難的情況。
友族熱愛中文,華人捨棄母語教育的交錯情況,間中是關乎“口味”選擇,或以“前途”作為指標?是執著於“民族教育”,還是教育大前堤下其實沒有邊界?其實也沒有答案,也沒有所謂對錯了。
和朋友談起在紐西蘭的大姐,將在年底偕她女兒回來探親,朋友感興趣的想知道我那個在紐西蘭出生長大的外甥女會不會講華語。其實從小至今,大姐母女在家的“家庭媒介語”都是華語,所以外甥女感興趣於聽中文歌曲,也喜歡港台偶像,小學時甚至有參與華僑開辦的華文班學習華文。在洋人環境中長大,卻沒有流失母語的傳承。
再想到哥哥有一對在新加坡出生長大的子女,恰如獅國新生代般兼學習英文和華語,哥哥一家的“家庭媒介語”是英文,孩子們的英文掌握能力強,但對華文似乎沒有熱忱。
回頭再看留在大馬的二姐,二姐一家的“家庭媒介語”是英文,女兒從來沒有唸華校,兒子中小學在華校唸書,但對華文缺乏興趣,反之英文的掌握能力得心應手。不過,這對子女都能在口頭上以華語和人們溝通。
然後再看看我自己,我們的“家庭媒介語”是華文,酷酷虎在獨中求學,華語掌握能力遠比英語強,成長過程側重的是華文教育。
只是把範圍縮小到到自己原生家庭的4個兄弟姐妹,就發現原來我們在不同的環境中,分別引導下一代5種不同的教育模式,在不同的國度里對母語教育的心態出發點,或輕或重,對下一代也帶來不一樣的影響。
從友族對中文的熱忱、“東南亞華文教學研討會”的剪影,到周圍親友對母語教育的立場,其實並沒有具體的結論。只是單純地看見,如果有堅持和熱忱,在資源貧乏的環境中仍會有人不言放棄母語教育的傳承,反之即使在優渥許可的環境中不覺得母語有值得傳承價值的人,母語教育和甚麼教育似乎是沒有分別的,這種大同教育立場通常也沒有甚麼民族負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