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8日 星期六
《教育心視野》新書推介禮─星洲日報新聞
楊微屏《鏡子說話》訴親子關係‧《教育心視野》反思華教
北馬 活動看板 2012-04-28 14:16
(吉打‧亞羅士打)一名母親讓孩子自己選擇中學,因而踏入了獨中,以文字記載成為中學生後的女兒經歷青少年的生活剪影,觸動母親對華教的責任,以及溫馨親子及師生情的感悟。
這名母親是吉華獨中家教聯誼會總務,也是星洲日報高級記者楊微屏。她這名7字輩的現代職場媽媽,以一個好奇的媽媽的身份,像“夢遊仙境”似的參與了女兒鄭翊在吉華獨中的生活、發掘其中的趣事點滴。
細心觀察女兒行為變化
親子觀點開拓教育視野
楊微屏參與學校活動,接觸更多的華教問題,進一步激發個人深思華文教育的問題、品格價值的感悟、繼而從故事中牽引出師生之間的感動,以及親子之間的感思。
她以一個母親的親子觀點、細心觀察女兒的行為變化,反思華教及社會發展,通過細膩的文筆長期在星洲《大北馬》撰寫專欄《鏡子說話》。
微屏昨早(27日)聯同女兒鄭翊在吉華獨中的三合一活動,即《大手牽小手》親師交流會、第二屆美工班常年美展,推介其第二本著作《教育心視野》。
這也是她繼2009年與女兒聯合出版的《童話鏡子》之後,今回再接再厲出版的第二版著作,內容從一名母親的小我情懷,再逐步感悟家長和教育工作者,一起開拓教育視野。
概括4教育部份
此書概括4項教育部份,即親職篇、創意學習篇、人文品格教育篇和華教篇;書裡也有12篇文章加入了鄭翊在參與學校活動或某些事件的心情感受。
這本書也不局限於獨中的教育視野,教育目的並不是學術分數定下結果的成敗,會讀書的孩子不會做人,也彰顯品格教育的缺口。人們常常會掉入教育的迷思,回到原點探索問題的根源,原來過程中失落的是“心”。
教育從“心”開拓視野,就不會局限於單一方向的格局。
微屏在與主持人張潔盈詢問中這樣說,她希望這本書能引領關心孩子教育的家長和社會人士,一起為華文教育作出努力和支持外,更重要的是能和所有家長及教師一起成長,正面看待人文和品格教育為大人和孩子孕育心靈豐盛所帶來的影響。
買書為華校獻力量
《教育心視野》初版反應好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心視野》初版印刷1千本,但正式推展之前,已售出逾800本而締造一項新紀錄;第二刷目前正在趕印中。
《教育心視野》其實也另有一層意義,這本書從學校做起,又回饋學校。每本書15令吉,收入都納入“吉華獨中人文出版基金”,意即買一本書,即為華校獻一分力量。
此書由“吉華獨中人文出版基金”資助出版,由吉華獨中“創意與文化推廣中心”的教師陳強華、趙少傑和伍曉薇負責策劃、排版與進行封面設計;封面攝影者是校內高中二學生許家勝,結合了很多人的“心”而有了這本書,然後書賣出的收入又歸回學校,回到人文教育的用途。
涂仲儀認購210本捐3華小此外,家鄉在亞羅士打,目前在檳州發展的醫生涂仲儀已認購了210本,以贈送給檳城雙溪檳榔選區的3所華小的五六年級學生,即慕義分校、明德分校、培新華小。另一名醫生陳吉民也認捐100本,以贈送到泰北數十所華校。
莊琇鳳:是享受也是幸福
喚醒家長與子女一起成長
校長莊琇鳳希望此書的發行能提醒家長踴躍參與子女的教育過程,陪伴子女的成長,慢慢地發現這是一種享受,一種幸福感。
她也促請家長做到“不能只把孩子交給學校,自己卻不必承擔任何責任。”
李斯仁:欣喜家長日反應踴躍
董事長說,昨天(27日)的家長日出席率踴躍值得欣喜,也是家長關心子女,願意陪同子女一定成長的愛,共同努力推動吉華獨中辦得更好。
他也認為,家長與老師共同的努力,才能引導學生邁向成功,成人成才。(星洲日報/大北馬)
楊微屏《鏡子說話》訴親子關係‧《教育心視野》反思華教
北馬 活動看板 2012-04-28 14:16
《教育新視野》細訴一名母親觀察獨中生女兒的文字故事。(圖:星洲日報)
楊微屏(中)在女兒鄭翊陪伴下,在新書推介禮向主持人張潔盈(右)侃侃而談撰寫新書的心情。(圖:星洲日報)
近千名家長、老師及學生共同分享楊微屏《教育心視野》的故事。(圖:星洲日報)
楊微屏(右5)移交書本給提早認購的愛書人,右一是主持人張潔盈。(圖:星洲日報)
新書獲熱捧,楊微屏簽名不停手。(圖:星洲日報)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