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虎年前,耶魯大學法學教授蔡美兒新著《虎媽的戰歌》引起東西方輿論,甚至一些人沒有看完整本書,也斷章取義的起哄,抨擊作者教養子女的方式。
我這個家有Cool-cool虎的冒牌“虎媽”,尚未翻閱這本書,但從網上追蹤獲悉,輿論批評“虎媽”嚴格教育女兒的方式,並套上“虐待兒童”和“醜化亞裔”的罪名。而“虎媽”則聲稱人們沒有閱讀全書造成誤解,其實貫串全書的重點是她如何改變教養方式,出書的出發點不是指導父母們養兒育女之道,而是在她的次女蔡思珊出現嚴重叛逆情緒、導致家庭危機時,她回顧18年為人母的經驗而寫下心路歷程。
我和Cool-cool虎聊起那位“虎媽”對孩子要求苛刻,考試科目不能低於A、不准看電視或玩電腦遊戲、不准自己挑選課外活動、不准玩鋼琴及小提琴以外的樂器等。Cool-cool虎先是為這種種規則困惑,一邊似乎慶幸自己的“虎媽”,此虎非彼虎。
“虎媽”蔡美兒指“中國父母命令孩子功課全部拿A,西方父母只要求孩子盡力、關注孩子的心理及強調孩子的自尊”。
然而,即使輿論怎麼罵她,但“虎媽”的兩個女兒都站出來維護她,澄清“虎媽”並沒有那麼可怕,而且母女的感情很好,她們都很感恩“虎媽”的教養。
由此顯見,真正能為母親的教養方式“打分”的人,還是孩子本身。
Cool-cool虎也同意我的看法,她認為有些孩子的確可接受母親苛刻的要求,比如她和同學們曾一廂情願的“同情”一位到處去補習和學才藝的同學,但卻發現那位同學其實欣然接受母親的安排,並且認為這不是問題。
Cool-cool虎說:“不過,換成是我,就不能了,我可不喜歡補習甚麼的……。”
上個月帶著Cool-cool虎和一群朋友出遊時,多天的相處,讓我體驗到不同的母親,都有自己不同的教養孩子方式。也許這個母親的教養方式,和你的完全不同,甚至你覺得不能苟同,但卻未必代表這是完全不對的教養方式。
我們身邊其實也有很多“虎媽”每天以嚴厲的方式譜戰歌,同時也有很多所謂的“紅毛媽”關注孩子的心理感受、人格表現多過學業表現。有些孩子自我要求很高,也有資質和能力承受嚴格的要求,但也有些孩子的精神和資質無法負荷過高的期望。
承擔父母的期望和衡量自己所能負荷的能力之餘,孩子不應是孤單的,不管是“虎媽”還是“紅毛媽”,總不能等孩子出現嚴重叛逆情緒產生家庭危機時,才來回顧和改變。
2011年1月26日 星期三
0.25分
有一晚,我出席一個“讚賞教育”講座會,那是我家Cool-cool虎的學校主辦的活動,出門前她把一張寫上她名字的課外活動卡交給我,叮囑我到場後一定要讓教師在這卡上蓋章簽名。
在學校禮堂前見到老師坐陣的“蓋章櫃台”,老師幫我在卡片上蓋章、寫上日期和出席的活動性質,就這樣我為Cool-cool虎取得0.25分。
校方鼓勵家長踴躍參與孩子學校主辦的活動,因此若有公開給家長出席的講座會或相關活動,家長只要攜帶孩子的“活動卡”出席,每蓋章一次就會“貢獻”0.25分給孩子。
前幾天,向來容易在天氣轉變時就生病的Cool-cool虎又“打敗仗”了,她從學校打電話來要求我帶她回家。根據程序在訓導處填“早退”表格,領了“早退証”交給學校保安人員後,直接到診所看病。
第二天,病情改善的Cool-cool虎如常上學,我交待她記得把醫生批的病假單交給班主任。
根據校規的“扣分制”,早退扣一分,病假不必扣。Cool-cool虎既呈報了“早退表格”,卻又有病假單在手,我說:“反正自己收著病假單也沒有用,就交給老師好了。”
結果當天放學回來後,Cool-cool虎表示沒有把病假單交上。
她說:“反正妳那天去講座會時已幫我拿到0.25分,現在如果被扣也不會扣到很多分啦!”
我莞爾,原來我“貢獻”給她的區區0.25分,對她來說卻有一定的“支持力量”。
她說,反正“早退表格”有註明原因是“生病”,所以她相信這和醫生的病假單一樣,會獲得老師同等的理解。
在孩子單純的心里,相信完整公正的制度既然存在,就有其公信力,並且合情合理,而賞罰分明。
我想,這是孩子信任學校的師長,信任校規的制度,才會如此放心。
曾幾何時,當我們剛剛離開校園踏入社會工作時,也是抱持滿懷理想,對人性沒有質疑,相信制度的存在是為公平執行任何形式的運作,不管是在職場上、家庭、國家、政府行政,司法公義……。
制度若公平的執行,合理的情義加分。縮小範圍來說用於加強孩子成長的信心,廣義來說如人民在一個國家對執行制度者的信心,這原來是多麼重要,這正是“孫子兵法”取勝的重要計策之一。
在學校禮堂前見到老師坐陣的“蓋章櫃台”,老師幫我在卡片上蓋章、寫上日期和出席的活動性質,就這樣我為Cool-cool虎取得0.25分。
校方鼓勵家長踴躍參與孩子學校主辦的活動,因此若有公開給家長出席的講座會或相關活動,家長只要攜帶孩子的“活動卡”出席,每蓋章一次就會“貢獻”0.25分給孩子。
前幾天,向來容易在天氣轉變時就生病的Cool-cool虎又“打敗仗”了,她從學校打電話來要求我帶她回家。根據程序在訓導處填“早退”表格,領了“早退証”交給學校保安人員後,直接到診所看病。
第二天,病情改善的Cool-cool虎如常上學,我交待她記得把醫生批的病假單交給班主任。
根據校規的“扣分制”,早退扣一分,病假不必扣。Cool-cool虎既呈報了“早退表格”,卻又有病假單在手,我說:“反正自己收著病假單也沒有用,就交給老師好了。”
結果當天放學回來後,Cool-cool虎表示沒有把病假單交上。
她說:“反正妳那天去講座會時已幫我拿到0.25分,現在如果被扣也不會扣到很多分啦!”
我莞爾,原來我“貢獻”給她的區區0.25分,對她來說卻有一定的“支持力量”。
她說,反正“早退表格”有註明原因是“生病”,所以她相信這和醫生的病假單一樣,會獲得老師同等的理解。
在孩子單純的心里,相信完整公正的制度既然存在,就有其公信力,並且合情合理,而賞罰分明。
我想,這是孩子信任學校的師長,信任校規的制度,才會如此放心。
曾幾何時,當我們剛剛離開校園踏入社會工作時,也是抱持滿懷理想,對人性沒有質疑,相信制度的存在是為公平執行任何形式的運作,不管是在職場上、家庭、國家、政府行政,司法公義……。
制度若公平的執行,合理的情義加分。縮小範圍來說用於加強孩子成長的信心,廣義來說如人民在一個國家對執行制度者的信心,這原來是多麼重要,這正是“孫子兵法”取勝的重要計策之一。
2011年1月19日 星期三
情有“獨中”的說法
“全馬6千名學生擠不進獨中”,這是數天前報章專題報導,有人認為這些事情只發生在中南馬一帶。那是因為北馬人長久的觀念中,國民型中學的吸引力遠比獨中大,然而今年在北馬卻有一些獨中出現報名學生在“等侯名單”中。
在中南馬這或許是平常事,但新生超額在北馬一些學校卻是新記錄。
我家Cool-cool虎是我們“歷代家族”中,第一個在獨中上學的人,親友聽到消息,語氣和反應都有些不自然。
帶Cool-cool虎去新學校報到時,一位媽媽反映說,她把在小六評估考試中考獲7A的孩子送進獨中,其家婆因此質疑她把優異生送到獨中的選擇,和她吵了一架。這就像之前我周圍一些人,暗示把孩子送進獨中猶如“毀盡前途”。
一位媽媽打電話給我,直問我為甚麼把孩子送去獨中,是不是因為覺得國民型中學不好?
事實上,我是國民型中學的畢業生,至今從來都不曾覺得國民型中學不好。
只是,我和Cool-cool虎一起用了三、四年的時間去作選擇,我曾帶Cool-cool虎到國民型中學和區內的不同獨中參觀,了解環境和情況,也因為自己對獨中沒有充分認識,而積極的向正在獨中求學的學生及家長了解情況。
最後,小六評估考試出爐後,我讓Cool-cool虎再好好考慮,選擇國中或獨中,還反被她埋怨說:“妳為甚麼要動搖我?我們不是說好選擇獨中了嗎?”
當時我說:“因為要去學校讀書的人是妳,所以在報名前妳再好好考慮兩星期,也許你臨時改變主意,可能你和朋友之間有共同選擇。”
最後,她情有“獨中”,而我也覺得她目前的階段適合在獨中求學,對於我們來說,這是“個人口味的選擇”。
於是,我告訴那位媽媽,應該去問回孩子,想唸哪一間學校,因為要去讀書的人是他,他覺得高興自在才最重要。
第二天,我在學校見到那對母子,媽媽對我說:“妳叫我問孩子,結果他說要來這里。”
關於獨中新生爆增的原因,包括有人認為政府學校教育政策朝令夕改令人難以適從、中國開放後中文在國際地位增值、獨中校風良好等。
對於我來說,我覺得不管是在獨中還是國中,最重要的是孩子本身的求學態度和責任感,否則去到哪裏都沒有很大差別。
就如一名不喜歡生活被“框住”的朋友曾一針見血的道出從小學到中學,大馬的教育都是給制度牽著走,制度一定是在框框里,只有在校外,甚至在這個時代的網絡世界、或進去大學、社會後,才會接觸到更多自己想要學習的東西,了解自己要的是甚麼。
在中南馬這或許是平常事,但新生超額在北馬一些學校卻是新記錄。
我家Cool-cool虎是我們“歷代家族”中,第一個在獨中上學的人,親友聽到消息,語氣和反應都有些不自然。
帶Cool-cool虎去新學校報到時,一位媽媽反映說,她把在小六評估考試中考獲7A的孩子送進獨中,其家婆因此質疑她把優異生送到獨中的選擇,和她吵了一架。這就像之前我周圍一些人,暗示把孩子送進獨中猶如“毀盡前途”。
一位媽媽打電話給我,直問我為甚麼把孩子送去獨中,是不是因為覺得國民型中學不好?
事實上,我是國民型中學的畢業生,至今從來都不曾覺得國民型中學不好。
只是,我和Cool-cool虎一起用了三、四年的時間去作選擇,我曾帶Cool-cool虎到國民型中學和區內的不同獨中參觀,了解環境和情況,也因為自己對獨中沒有充分認識,而積極的向正在獨中求學的學生及家長了解情況。
最後,小六評估考試出爐後,我讓Cool-cool虎再好好考慮,選擇國中或獨中,還反被她埋怨說:“妳為甚麼要動搖我?我們不是說好選擇獨中了嗎?”
當時我說:“因為要去學校讀書的人是妳,所以在報名前妳再好好考慮兩星期,也許你臨時改變主意,可能你和朋友之間有共同選擇。”
最後,她情有“獨中”,而我也覺得她目前的階段適合在獨中求學,對於我們來說,這是“個人口味的選擇”。
於是,我告訴那位媽媽,應該去問回孩子,想唸哪一間學校,因為要去讀書的人是他,他覺得高興自在才最重要。
第二天,我在學校見到那對母子,媽媽對我說:“妳叫我問孩子,結果他說要來這里。”
關於獨中新生爆增的原因,包括有人認為政府學校教育政策朝令夕改令人難以適從、中國開放後中文在國際地位增值、獨中校風良好等。
對於我來說,我覺得不管是在獨中還是國中,最重要的是孩子本身的求學態度和責任感,否則去到哪裏都沒有很大差別。
就如一名不喜歡生活被“框住”的朋友曾一針見血的道出從小學到中學,大馬的教育都是給制度牽著走,制度一定是在框框里,只有在校外,甚至在這個時代的網絡世界、或進去大學、社會後,才會接觸到更多自己想要學習的東西,了解自己要的是甚麼。
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
戀愛為何這麼難
我家Cool-cool虎愛“耍帥”,總是希望像“飛輪海”這麼帥,卻不怎麼在意本身原是“女兒身”。
一些朋友苦口婆心地忠告虎媽媽,要適時讓她穿裙,免得將來走“中性路線”。這點我倒沒甚麼顧慮,其實悄悄有點私心且值得鬆一口氣的是,這樣的女生不會太早有追求者,不會急著談戀愛。
不過,戀愛這東西本來就沒有邏輯,當Cool-cool虎偶爾不經意透露一、兩個同齡朋友成為一對,或者告訴我要到網絡上參加“朋友的婚禮”時,要說完全不擔心是假的,總是要藉機探口風,看看戀愛這回事有沒有她一份。
從她的言談舉行,以及對媽媽仍保持親密態度來看,還可用“邏輯”解讀到她沒有談戀愛。
歷史告訴我們,原本乖巧的孩子,一旦戀愛就幾乎變成父母不熟悉的另一個人。
一名近親的孩子,還在唸初中時就談戀愛,父母不同意(現代父母只能無奈選擇“不同意”,不能“反對”),孩子卻會追問為甚麼不可以。直到父母親退一步同意讓他們交朋友,孩子卻會進一步的要求父母“確認”其戀人的身份。
我只能告訴這些愛情至上的青少年,如果你的父母同意你和異性朋友交往,作為父母的立場 已是很大的讓步,你不能去要求父母親去公告親戚朋友,自己的十多歲孩子在談戀愛,那是相當“非份要求”。
每次遇見這些戀愛中的孩子們,雖然對“情竇初開”的他們有一份理解,可是畢竟自己是長輩,所以總也要老氣橫秋的提醒他們,不要離家出走,在戀愛時要有理智自我克制,不要搞大肚子鬧出人命而當掉學業和前程。
發生在周圍的青少年戀愛故事,都是我和Cool-cool虎討論的“現成教材”。以現實來說,現在可以當教材是因為她還沒有戀愛,有時相當神經質的預先跟她說,以後如果談戀愛,不要變成我不認識的人,更不要離家出走,這樣會很傷媽媽的心。
報章上頻密出現少女在現實中或網絡世界“面子書”結識愛郎,為追求愛情而離家出走,父母登報尋人時,還會提出先要父母同意戀情作為回家的交換條件。這些少女幾乎都是從12歲至18之間,“愛郎”有些是乳臭未乾的小子,有些卻是比少女年長十多歲的男子。
早熟的愛情世界,真難為了父母。采取強硬行動去反對的後果,卻可能造成叛逆的孩子離家出走要脅,要讓步成全孩子的戀情,在父母的立場上並不容易。
父母在同意和反對的掙扎間要有智慧和溝通,溝通不是一朝一夕會見效,長期的家庭教育中,包括讓青少年孩子明瞭正常的男女朋友社交,不是激情沖斷親情或與父母為敵,更要緊記作為學生要好好求學強化自己的責任,因為未來不是父母的,而是他們自己的。
一些朋友苦口婆心地忠告虎媽媽,要適時讓她穿裙,免得將來走“中性路線”。這點我倒沒甚麼顧慮,其實悄悄有點私心且值得鬆一口氣的是,這樣的女生不會太早有追求者,不會急著談戀愛。
不過,戀愛這東西本來就沒有邏輯,當Cool-cool虎偶爾不經意透露一、兩個同齡朋友成為一對,或者告訴我要到網絡上參加“朋友的婚禮”時,要說完全不擔心是假的,總是要藉機探口風,看看戀愛這回事有沒有她一份。
從她的言談舉行,以及對媽媽仍保持親密態度來看,還可用“邏輯”解讀到她沒有談戀愛。
歷史告訴我們,原本乖巧的孩子,一旦戀愛就幾乎變成父母不熟悉的另一個人。
一名近親的孩子,還在唸初中時就談戀愛,父母不同意(現代父母只能無奈選擇“不同意”,不能“反對”),孩子卻會追問為甚麼不可以。直到父母親退一步同意讓他們交朋友,孩子卻會進一步的要求父母“確認”其戀人的身份。
我只能告訴這些愛情至上的青少年,如果你的父母同意你和異性朋友交往,作為父母的立場 已是很大的讓步,你不能去要求父母親去公告親戚朋友,自己的十多歲孩子在談戀愛,那是相當“非份要求”。
每次遇見這些戀愛中的孩子們,雖然對“情竇初開”的他們有一份理解,可是畢竟自己是長輩,所以總也要老氣橫秋的提醒他們,不要離家出走,在戀愛時要有理智自我克制,不要搞大肚子鬧出人命而當掉學業和前程。
發生在周圍的青少年戀愛故事,都是我和Cool-cool虎討論的“現成教材”。以現實來說,現在可以當教材是因為她還沒有戀愛,有時相當神經質的預先跟她說,以後如果談戀愛,不要變成我不認識的人,更不要離家出走,這樣會很傷媽媽的心。
報章上頻密出現少女在現實中或網絡世界“面子書”結識愛郎,為追求愛情而離家出走,父母登報尋人時,還會提出先要父母同意戀情作為回家的交換條件。這些少女幾乎都是從12歲至18之間,“愛郎”有些是乳臭未乾的小子,有些卻是比少女年長十多歲的男子。
早熟的愛情世界,真難為了父母。采取強硬行動去反對的後果,卻可能造成叛逆的孩子離家出走要脅,要讓步成全孩子的戀情,在父母的立場上並不容易。
父母在同意和反對的掙扎間要有智慧和溝通,溝通不是一朝一夕會見效,長期的家庭教育中,包括讓青少年孩子明瞭正常的男女朋友社交,不是激情沖斷親情或與父母為敵,更要緊記作為學生要好好求學強化自己的責任,因為未來不是父母的,而是他們自己的。
2011年1月5日 星期三
毛毛虫的使命
新學年,我家Cool-cool虎升上中學,一早把她送去新學校後,一整天都很好奇的想知道她是否喜歡新的求學環境。
下班後回到家,喜見滿臉笑容的Cool-cool虎,身邊還有一條紫色的領帶,原來這是“副班長的領帶”。
我好奇詢問這是怎麼選出來的職務,結果不是老師挑選,也不是同學票選,答案是“先到先得,自己搶先舉手推荐”。
她敘述班主任在開學的第一天,就在黑板上寫下各種各樣班上的職務,班上40多名學生,每人都必須擔任一個職務,包括正副班長、衛生組長、壁報組長、各科組長等,想要擔任甚麼職務者都必須主動搶先舉手,先到先得。
結果,選到來剩下約11人沒有職務者,老師也堅持讓他們至少負責粉筆、門窗、燈……,總之重點是每一位同學在班上都有一個職務和使命,有可以“負責”的事情。
我這才想起數天前新生報到日時,校長提起的“經營班的概念”,原來指的就是這個。
升上中學等於是一個兒童步入青少年另一階段的象徵,告別依賴大人的生活習慣,一步步的探索成長。成長的其中一個先決條件,至少是懂得對自己和身邊的人和事物“負責任”,我想這或許就是校方的用心。
因為有了可負責任的重心,才有使命感,繼而會加強對環境的歸宿感,也更珍惜自己存在的價值。
人們常人云亦云的說,新生代是不堪擠壓的“草莓族”,但說的人也許忽略了“草莓族”是被長輩過度保護及寵溺縱容下才會“助長”,而不是天生就是“草莓”。
從Cool-cool虎穿上中學制服開始,朋友就問我是否很高興看見她的成長,我只是笑笑沒有答腔。老實說孩子即使讀到大學、甚至出來工作,在父母心中仍是孩子,只是需要悄悄提醒自己,從制服的表象改變,必須學會放手讓她承擔更多切身責任,以及具備勇氣去面對問題。
Cool-cool虎開心的期待中學新生涯,但也困惑於一些老師喚他們為“小朋友”……,看著那張期待長大的小臉,在告別小孩階段和探索成為半大不小的“大人”之間游走,就像毛毛虫從蛹中努力掙扎而出,要有足夠的勇氣和能耐才能變成美麗的蝴蝶。
下班後回到家,喜見滿臉笑容的Cool-cool虎,身邊還有一條紫色的領帶,原來這是“副班長的領帶”。
我好奇詢問這是怎麼選出來的職務,結果不是老師挑選,也不是同學票選,答案是“先到先得,自己搶先舉手推荐”。
她敘述班主任在開學的第一天,就在黑板上寫下各種各樣班上的職務,班上40多名學生,每人都必須擔任一個職務,包括正副班長、衛生組長、壁報組長、各科組長等,想要擔任甚麼職務者都必須主動搶先舉手,先到先得。
結果,選到來剩下約11人沒有職務者,老師也堅持讓他們至少負責粉筆、門窗、燈……,總之重點是每一位同學在班上都有一個職務和使命,有可以“負責”的事情。
我這才想起數天前新生報到日時,校長提起的“經營班的概念”,原來指的就是這個。
升上中學等於是一個兒童步入青少年另一階段的象徵,告別依賴大人的生活習慣,一步步的探索成長。成長的其中一個先決條件,至少是懂得對自己和身邊的人和事物“負責任”,我想這或許就是校方的用心。
因為有了可負責任的重心,才有使命感,繼而會加強對環境的歸宿感,也更珍惜自己存在的價值。
人們常人云亦云的說,新生代是不堪擠壓的“草莓族”,但說的人也許忽略了“草莓族”是被長輩過度保護及寵溺縱容下才會“助長”,而不是天生就是“草莓”。
從Cool-cool虎穿上中學制服開始,朋友就問我是否很高興看見她的成長,我只是笑笑沒有答腔。老實說孩子即使讀到大學、甚至出來工作,在父母心中仍是孩子,只是需要悄悄提醒自己,從制服的表象改變,必須學會放手讓她承擔更多切身責任,以及具備勇氣去面對問題。
Cool-cool虎開心的期待中學新生涯,但也困惑於一些老師喚他們為“小朋友”……,看著那張期待長大的小臉,在告別小孩階段和探索成為半大不小的“大人”之間游走,就像毛毛虫從蛹中努力掙扎而出,要有足夠的勇氣和能耐才能變成美麗的蝴蝶。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