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未變種,沙先散

關丹獨中是否“變種獨中”,到今天還在爭議中,可是在互聯網社交網上,卻看見從這個問題迸出其他枝節,包括一些人對“獨中”和“國民型中學”之間,因不了解而產生主觀的負面看法。

一些人只因對董總領導人不滿,連帶也對獨中鞭笞,標籤為單一民族源流教育,卻轉移了焦點,抹煞全國各地對華教堅持而默默奉獻心力的一群無名華教勇士。獨中教育並不是董總的某一個人專有,怎能因一個人的作風讓人反感就抹煞了獨中教育存在的意義。

從一些人彷彿抒發積怨的說法中,發現在中南馬一帶,長期以來因很多獨中辦得很出色,口碑表現都有驕人成績,反而形成一些人對獨中存有偏見,認為這些收費的學校很“張揚”,而力辯國民型中學的教育才是最全民普及化。

看到這里,北馬人可能百般滋味說不出,因為過去長期以來國民型中學反而是北馬家長的首選,收費的獨中才不像中南馬般吃香,甚至一些獨中曾陷入學生人數短缺而面臨經濟和運作危機。只是近年來因教育趨勢和國際教育風向開始轉變,北馬獨中才漸抬頭。

我是國民型中學畢業生,我家酷酷虎在獨中求學,很多人和我一樣在兩代之間有不同的教育選擇,可是並不代表一定要否決哪一種教育的優勢。

所以,非常不認同任何人站在國民型中學的立場對獨中辦學持有偏見、或站在獨中的立場對國民型中學妄下評語,而隨興號召其他人不要支持這個那個。我相信,持有偏見狂妄評斷的人,其實並沒有親自去了解獨中或國民型中學的辦學特質。

看見那些對獨中持偏見的人,號召人們去讀政府辦的學校,不要再讓多一所獨中來浪費華社的錢時,其實很驚愕。然後看見一些人根本不曾在獨中求學,就主觀的把獨中和國民型中學的學生作不平的比較,矛頭對準獨中生不能和其他種族融洽相處,不禁在想這些標準指南在哪裏,誰告訴他們獨中生只能生活在唐人街?

獨中、國民型中學,甚至國中,不管唸哪一種性質的中學,為甚麼就要被套上奇怪而令人不解的指責,選擇哪一種學校,其實只是口味和對教育的要求不同而已,如果別人選了和我們不一樣的,當真有必要去攻擊和自己不一樣的選擇嗎?

關丹獨中“變不變種”之際,華人卻先形成一盤散沙的先給自家下馬威。

那一邊廂政府提出的“教育發展大藍圖”,獨中不在發展考量範圍內,定位為私立學校。而國內各族人民可選擇各源流小學就讀,但鼓勵中學時所有人都進入國民中學就讀,反而國民型中學的地位就沒有再多加解釋。那些在吵在鬧“變種”的人們,在比較獨中還是國民型中學誰比較強的人們,還看到了甚麼?有沒有看到甚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