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

13歲外星里的鏡子

事情就這樣發生在幾天內,突然間,我發現我家Cool─cool虎長得比我高了。

有人問:你是不是突然發現必須抬頭,才能看見她?

還不至於這麼誇張,而且以我的身高來說,要超越我其實很容易,但是“我的孩子高過我”的新發現,卻讓人有種說不出來的滋味。

Cool─cool虎剛慶祝13歲生日,然後就突然長高了,“快高長大”是父母對孩子的期許,在不經意間的成長,有時又會讓人措手不及。明明還在前一天和朋友述說13年前,小小虎來到世界帶來生命的感動,瞬間身邊站的卻是一個比你高的孩子了。

一大早在想著Cool─cool虎的13歲時,剛好看見報章上那個寫《虎媽的戰歌》的“虎媽”蔡美兒,實踐嚴格的中國父母教養孩子的方式時,卻被正值青春叛逆期的13歲小女兒挫掉銳氣,從中瞭解到不同孩子擁有不同天賦和性格,父母要有判斷的智慧去瞭解何時該對孩子有嚴格要求,何時該放手尊重。

同一天的報紙,報導欺負同齡同學的4個13歲女生,在被令停學懲罰2周後,回到學校的新聞。13歲女生犯下的錯誤在互聯網上引起討伐,我聽過一些家長感慨過去好像男生之間才會出現暴力行為,如今女生的暴力行為也讓人驚心膽跳。

剛好大家在說的,都是13歲的女兒。

這才發現,真正讓我困惑的不是Cool─cool虎13歲的身高,而是13歲青春叛逆期的衝擊,以及此時父母教養的方式對孩子帶來的身教影響。

曾目擊身邊一些親友,孩子在12歲到17歲之間,突然會對母親不再依戀,而且常常會在語言間和父母發生衝突,可是往往18歲過後,孩子尤其女兒會逐漸對父母改變態度,變得比較體貼。

有人形容這段叛逆期的孩子,“跟父母好像有仇”。這樣形容好像很誇張,但有時又很真實。

我和Cool─cool虎之間,也在斷斷續續的經歷這種莫明其妙的氣氛,可是爭論起來,她會提醒我,只會怪罪她,卻沒有好好檢討是否自己講話的態度和語氣,才是點燃火頭的起源。

我的朋友在網上分享與13歲兒子相處的感受時,也覺悟到自從孩子長得比她高之後,她發現自己已經很久沒有耐心好好聽孩子說話。

當孩子小時候,父母親總是不厭其煩的低頭聆聽孩子說話,對孩子口中發出的每一個詞彙都感到新鮮有趣;然而當孩子已經慢慢比父母高出一個頭時,父母也許真的忘記了當年的耐心,而且對叛逆期的孩子口中說出來的話,感覺那是無法明白、不懂欣賞的“外星語”。

溝通是雙向的,耐心聆聽有時真的比說得多好,這真的不是誰比誰高,就贏。

2011年5月18日 星期三

感恩蛋糕.愛心麵包



一個蛋糕,一個麵包,吃在口里不過就是食物;然而在過去的一星期里,我卻從中看見一個蛋糕和一個麵包,對成長中的孩子帶來的深刻意義。

那是一個下雨的早晨,我家Cool-cool虎和同學們,在中學老師和家協理事陪同下,回到接受啟蒙教育的小學母校。孩子們帶了校方為他們準備的一個蛋糕、花心思自制的卡片,送給母校的老師,在“教師節”獻上感恩和祝福。

Cool-cool虎的小學校長、3名副校長和一些教師看見孩子們回來了,都非常高興。

當孩子和老師們一起在蛋糕前拍照時,副校長緊張而快樂的說:“等等,我要去拿相機,你們拍你們的,我們也要拍我們的!”。她口中的“你們”指的是Cool-cool虎中學老師手中的相機,而“我們”指的是她自己代表的小學老師。

在歡樂中,鏡頭留下的一剎那畫面,一道無形的橋樑,讓孩子們的小學老師和中學教師“共同擁有”了孩子們某個快樂時段。母校教師的熱忱,溫暖了帶著期待而眷戀心情的孩子們。

帶孩子回母校獻上“感恩蛋糕”,灌輸孩子們飲水思源的回饋價值,這些中學老師連續一星期帶領孩子們回去18所小學母校,甚至遠到必須乘坐渡輪抵達的浮羅交怡島、跨州到玻璃市,以及外圍郊區的學校,付出的時間和精神,讓人動容於用心的老師給予孩子們的身教。

送蛋糕的幾天後,Cool-cool虎在沒有上課的日子,也早早起床進入一個社區,當義工協助一個慈善基金會舉辦的慶祝母親節嘉年華會。

現場有一包包裝在精美紙袋中的麵包和罐頭黃豆,要送給那個社區的居民,這一包包的禮物,結合了一個教會中,每個大人和小孩至少捐獻5令吉的心意,希望能給予社區有需要的居民,帶來物資的祝福。

慈善基金會的領袖告訴大家,要以尊重感恩的態度,把這些禮物送給對方。在嘉年華會結束後,我們也跟大家一起沿戶將“愛心麵包”送給當地每一層的組屋居民。

平常面對陌生人時比較靦腆的Cool-cool虎,卻非常愉快的搶在前面,沿戶叫門把祝福送上。尾隨在後的我,看見的是一個孩子,在生命的價值中領悟到不分貧富的同理心,並且從付出中學習到對人的尊重。

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

假如那是你的孩子

13歲弱勢女生被一群同齡女生欺負,拍成短片上載到面子書,引起各方輿論,面子書上出現各種討伐追究各方責任的聲音,其中包括“如果那是魏家祥的孩子,這位教育部副部長會怎樣做?”

可能我是一個母親,也剛好有一個13歲的女兒,視野就那麼小小的放在這個焦點,在這起事件上,我大約能理解受害者的父母的感受如何、加害者女生的父母的立場如何、以及揣想那所學校的校長、老師和副部長們在參與這件事上,若都以“假如那是你的孩子”的角度來看,又是怎樣?

●假如受害者是你的孩子
通常在學校被嚴重欺負的孩子,都是智能較慢、學習有障礙、或較文靜內向膽小的弱勢孩子,這類孩子大多數不敢揭發被施暴的經歷,甚至因被恐嚇而不敢向父母或老師投訴,結果欺善怕惡者更食髓知味。

受害者的父母,在發現孩子被暴力欺凌後,將心比心,肯定是非常心痛、自責無法保護孩子而讓孩子受盡委屈。

碰上強勢父母,可能會更早遏止校園暴力加諸在自己孩子身上,包括選擇其他管道如轉校、不手軟的向校方投訴、甚至不惜上訴到教育局或采取法律行動來保護孩子。

然而,很多時候被欺負的弱勢孩子,父母可能是教育程度較低且家境貧困,碰上孩子被欺負時,即使向校方投訴,但人微言輕且不懂尋求更多管道保護孩子。甚至於這些父母明白為孩子轉校可能是一個選擇,但基於經濟問題或交通問題,最後只能無奈選擇把孩子留在最接近住家的原校,必須承擔孩子繼續被“積恨復仇”的風險,雖然父母的心很痛很痛。

這樣的欺凌弱勢事件,從過去到今天、未來,其實都可能在全國多所學校不斷發生,被揭發的只是冰山一角。而這些弱勢孩子的弱勢父母,同樣需要相關的單位來輔助,來加強保護孩子的能力。

●假如加害者是你的孩子
在這起事件上有數名加害者女生,出現了數名上門向受害者父母和女生道歉的加害者家長。

過程中,有出現受害者家長接到恐嚇電話警告他不要把事件鬧大,也有出現某個加害者女生家長聲稱其女兒把短片上載上網,才使到被欺凌事件揭發,反而受害者應感謝這個舉動。也有家長認為道歉沒問題,要下跪敬茶太過份。

當然也有自責慚愧的父母,聲稱沒想到孩子會參與惡行,知道真相後已體罰孩子,父母覺得傷心,希望社會和各方不要放棄犯錯的孩子。

從上述各項反應來看,可以想像原生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孩子身上潛移默化的後果,一些父母言行身教有問題,反射在孩子身上暴露出來,孩子犯錯後甚至嘗試包庇孩子,而不是引領孩子擔當及認清所犯錯誤。

每個父母都愛孩子,即使孩子有錯,也會盡力保護孩子,但應該要讓犯錯的孩子從錯誤中學習,要勇於擔當,真心改過自新,而不是為解決眼前的問題向輿論交待就算,灌輸孩子錯誤的價值。

至於聲討孩子們的大人們,在正義面前,不如也想想一下,假如打人的是你的孩子,你是否也要把只有13歲的孩子置於萬劫不復的地步,包括把他們交給警方或感化院,采取刑事法令對付,才覺得那是最好的方式?

還是,你更希望看見自己的孩子能獲得機會和時間正確輔導,從錯誤中得到人格重生?

●假如那是校長、老師的孩子
為甚麼在許多校園暴力事件上,往往會出現校長和老師冷漠的態度,或者校譽遠勝一切,要把事件掃到地氈下?

真正能實行愛心教育的校方並不多,尤其追求學術優異表現,側重把孩子教成會讀書、但卻不會“做人”的教育方式和制度,導致一些校長和教師眼里只看得見品學兼優的孩子,至於弱勢孩子被欺負,卻往往因校長和老師欠缺同理心,而漠視了孩子存在的尊嚴和不應被欺負的基本權益。

有時更令人難過的是,一些教師不但沒有嘗試幫助被欺負的孩子,甚至教師本身也因對弱勢孩子,尤其學習能力緩慢的孩子欠缺耐心,教師自己欺負他們。

假如校長和老師,都能以同理心去看待每個面對欺負的孩子,能嘗試想像一下若被欺負的是校長和老師的孩子,那麼校園暴力應該不會是今天我們所看見的惡化地步。

唉!

●假如那是副部長的孩子
既然是當權者,在處理別人孩子的暴力事件上,采取理性的手法根據條例行事,尋求雙贏局面也無可厚非。

假如事情發生在副部長的孩子身上,有後台強勢的父母,應該也不需要我們來猜想會怎樣,通常發生的機率也很低吧?

畢竟這是欺善怕惡的年代。

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讀你的心



“老媽,對不起,常惹您生氣……,希望我能不讓您皺紋多多啊!”

學校舉行“家長日”,走進我家Cool-cool虎的教室時,看見“感恩牆”上有一顆顆心形卡片,我搜索著每一顆心上的字跡,一時找不到,心情有點失落。在旁的曉薇老師眼尖,幫我找到“Cool-cool虎的心”,讀到了她寫給我的話。

曉薇老師打趣說,每個媽媽都會很自然的搜尋自己孩子寫的話,我想應該是每個媽媽都會悄悄地在意“孩子的心”吧?!

我想到法國著名作家安東尼聖艾修伯里撰寫的《小王子》,書中的小王子在意的只是屬於自己的玫瑰,縱然全世界都有一樣的玫瑰,但只有那朵屬於他的玫瑰才是最重要而獨一無二的花。

對於母親來說,每個屬於自己的孩子,也是世上獨一無二的玫瑰。

沒有甜言蜜語,但Cool-cool虎寫在她的心里的話,讓我有無限感觸,不知道在她動筆時,心情是不是有些悲傷呢?因為這一陣子,感覺上母女之間的關係很緊張,我似乎很容易就生氣,皺紋可真不知添了多少?

一星期後,配合教會慶祝母親節,我和Cool-cool虎一起參與我姐姐統籌的歌舞短劇《聽媽媽的話》。劇里我演Cool-cool虎的媽媽,然後每個聽我說起這角色的人,都會很自然的反應說:“妳本來就是她的媽媽!”。

是哦,而且當姐姐告訴我,我必須依據劇情責罵孩子不去練琴,孩子就扯起一張臉咕噥的埋怨母親時,我甚至很自然的告訴她,其實我們都在演回自己,因為同樣的情節和表情,常常都在我們家發生。

劇里還有另一個負責罵青少年孩子只看漫畫、不去畫畫的媽媽,在排演時我偷偷的問她,平常會不會罵孩子?當她回應說類似的情況也時常發生在她家里時,我竟然“很心虛的釋然”。

我們感嘆,開始成為媽媽時,都告訴自己,不要像以前自己的父母對待我們一樣,要用愛的教育。孩子小時好像還行得通,可是當他們逐漸變成青少年,老是駁嘴和露出不屑的神情時,我們卻感到“受傷”而被激怒,然後“戰爭”就開始了。

在舞台上演回自己,重新審閱自己,我想到很多年前一位講員在親子講座上提出一席話:當你責罵孩子時,你是否想過你是因為愛孩子,還是愛自己的自私多一點?

我把Cool-cool虎給我的“心”收在包包里隨身帶,在這一個母親節,提醒自己和所有媽媽,在生氣之外,我們是否要審察自己的心,以及有沒有嘗試去閱讀孩子的心里話。

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企鵝的眼淚



我家Cool-cool虎升上中學後,每天似乎都很忙,學校有很多活動,忙的不是讀書考試而已,還有許多新鮮有趣的課外活動。

學校舉行“家長日”前,她和同學們每天都留校練習才藝表演,說是要呈獻給家長欣賞;“家長日”的前兩天,她卻突然在晚上趕到學校和同學排練戲劇。

我好奇地問她,為何臨時才在兩天前排練戲劇,她找藉口解釋後,一連兩個晚上排練結束後,總是神秘的露出得意笑容。

到了“家長日”的早上,她又和同學們趕在老師、家長交流會開始前的兩小時,就趕到學校排練戲劇。

當天,全校各班級的學生和班導,都在各自教室內各展心思,包括可在感恩牆上看見孩子們在心形卡片寫下想對父母說的話,各班學生呈獻才藝表演,或和家長進行互動遊戲。

我和家長們坐在教室內,聆聽班導講述學生們的情況,觀賞孩子們表演的節目,然後到了Cool-cool虎和同學們表演連夜排練的短劇,我非常期待她之前欲語還休的“神秘劇情”。

孩子們先以搞笑的詼諧方式,簡短的帶出今年升上中學後,一月份初到新環境的心情和人際關係轉換、二月份的學校活動,三月份的考試。然後來到了四月份,劇中數名學生聚集在教室內哈啦說閑話,順應劇情卻突然出現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發展。

當其中一名學生問:“你們知道今天是甚麼日子嗎?”,另一人大聲的說:“是企鵝的生日!”,全班同學們就一齊唱起生日歌,並推出站滿企鵝的大蛋糕。

原來,Cool-cool虎的班導外號叫“企鵝爸爸”,所以當他措手不及的看見孩子們為他營造意想 不到的驚喜時,數度激動且感動的哭了。

“家長日”旨在推動親職教育,促進教師、家長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和諧發展,在“企鵝的眼淚”中,我想起了孩子們連夜悄悄排練戲劇的“神秘行動”,非常感動於孩子們用心的創意,獻給老師的是尊重和肯定的價值。

這位班導各自和家長交流時,全班40多名學生,他卻能誠懇的說出每個孩子存在的問題,以及看見每個孩子的優點,家長都有同感,這名老師並不是只選擇表現好的孩子來欣賞,反之他並不會忽略每個孩子的存在。

後來,Cool-cool虎告訴我,做蛋糕的師父知道孩子們訂制“企鵝蛋糕”送給老師的心意後,雖然做出10公斤的蛋糕,卻只收孩子們5公斤的錢,孩子的貼心牽動了那麼多人的心,在這感恩的季節中,多麼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