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翊
忘了誰跟我說過,亞羅士打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片沙漠。
假期里和朋友辦了一場閱讀營,這才發現其實這里是片缺少書香的沙漠。
當初決定辦營時,一是我們本身都喜歡閱讀,二是覺得北馬這帶的中學缺乏凝聚書香的活動。可是我們太天真。
活動招募宣傳時,反應稀疏差勁,同學們一听見“閱讀”,就避之不及。我們以為自己喜歡的,大家都喜歡,結果到頭來好像我們才是喜歡奇怪習慣的那群人。
營隊主要以玩樂與傾听,想逐漸引導大家切入閱讀的主題。但在營會的第一天中,身為游戲設計人之一的我,在偷聽營員談話時聽見了令我心寒的事情。那時闖關游戲,其中一個破關提示,是“桃園結義”與“梁山泊好漢”,要營員把這兩者的數字相加(3+108)。
結果游戲結束後,我聽見有人問同伴“甚麼是桃園結義?”我還怕問太深的問題會刁難大家。一直以為“桃園結義”這是大家從小聽到大,根深蒂固的三國演義最基本常識。可是為甚麼?
那天我想了很多。是不是我們這一代的學生,只曉得低頭按機,不看書了。是不是我們這一代接觸到的書只有課本文章分析,只有奇奇怪怪的玄幻言情,而放棄了那些經典的語文名著?
有人覺得讀名著很老氣,但我覺得它們能被傳閱至今定有它們的精彩。恐怕現在提起金庸古龍,我的同學們都會覺得這是老人看的書。
所幸最後一天的讀書會,營員們靜默閱讀書籍半小時,還踊躍出來作閱讀分享,總算讓我們稍有欣慰的成果。
也許在這里,我們缺少的只是一些書籍的衝擊。同伴察覺到,亞羅士打這一帶的書局很少,書的香氣無法蔓延到每一家每一戶。
我本身在看見一些前輩的閱讀分享後,也發覺自己看的書其實略有膚淺了,畢竟這里的購書媒介有欠。
閱讀是終身的習慣,看到身邊同學對書的興致缺缺,我才意識到這樣發展下去的危機。大家會不會都不願再從紙皮書中探究與搜尋故事學問了?
曾聽聞德國人十分愛書,果真把書當成精神糧食,均閱量很高。雖然我們身在馬來西亞,但我相信只要如我們般愛閱讀的人還沒死光,閱讀的風氣總會一點一滴傳播出去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