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

孩子,你慢慢來

這是一個“速食時代”,很多人都在和時間賽跑,催谷孩子像短跑選手般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完學習跑道上一個又一個賽程。

我家Cool-cool虎剛升上中學時,有朋友“善意的抱憾”,認為孩子既然送進獨立中學,應跳越小學六年級,反正未來升學求職時都不會用到小六評估考試成績,因此乾脆唸完五年級就直接考進獨中,就可省下一年。

別人如果選擇這樣,我沒有異議,不過我雖是個急性子的人,但在孩子的學習跑道中,我不急。最重要是學習環境及跑道上的孩子,覺得快樂自在。

早在Cool-cool虎唸小學一年級時,我也聽過一些媽媽抱怨,遺憾於太遲知道關於1月15日之前出世的小孩,若到教育局接受考試後過關,就可比同齡孩子早一年入學,這樣又省了一年。

後來,又發現獨中教育共6年,即初中3年、高中3年,但一些獨中會在高中三那年出現學生突然變少的現象,探究下原來一些家長在孩子高二結束後,就把孩子送出國深造,這樣來算又省了一年。

這樣省一年、又省一年,到底在趕甚麼呢?

是家長想省下孩子的教育花費、需要孩子早一年進入社會工作幫補家庭負擔?還是基於虛榮要有“我的孩子比別人快一年畢業”的心理呢?省一年的計劃沒有所謂對錯,但是家長的作法是否有考慮到孩子的需求和立場,是值得探討的重點。

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資質和面對環境、朋友的心態建設不同。如果孩子的資質高,學習能力超越原有程度太多,繼續“按步就班”的一級一級升上去,卻讓孩子覺得學習環境索然無味且沒有挑戰性,而孩子願意“跳班”且樂意接受新環境、以及比自己年紀大一些的新同學,那麼讓孩子省下一年、甚至天才般可以省數年,就不是大問題。

然而,家長有沒有替孩子想一想,如果孩子的資質原本就不高,或者心理建設還不夠成熟,那麼跳越了原本那個年齡該學的東西,會不會在學習路上更感到雪上加霜?如果處理不好,到頭來不是省了一年,反而影響孩子學習的興趣,就弄巧成拙。

即使資質過人,國內也曾出現過個案,“天才”被發掘後,家長努力催谷,背負社會與家長過高期望,雖然十多歲就成功躋身世界頂尖大學,但卻失去童年和青少年階段應享有的時光,結果自暴自棄、患憂鬱症。

龍應台寫過一本書《孩子,你慢慢來》。

慢,又怎樣呢?為甚麼要省時間,而催谷孩子在學習跑道上趕時間呢?如果孩子不急,父母耐心的支持,孩子慢慢體驗學習過程,可能更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走一段成長的路

某個早晨,逾千名孩子和大人參與一項“千人遊行”,興高采烈地徒步前進,出發時天空竟下起小雨。我的心“扯住”一下,有些擔憂隊伍中的我家Cool-cool虎會不會淋濕。

很快的,我決定放下心,如果她會淋濕,那麼有整千人都一樣在淋濕,所以就不再想那麼多,繼續執行我的采訪任務把遊行隊伍攝進鏡頭。

當所有隊伍都離開出發點,我就上車,駕駛到千人行在5公里外的目的地。雨只下幾分鐘就奇蹟性的停了,當然我更不再顧慮甚麼,甚至也完全不擔心從未試過一口氣走5公里路的Cool-cool虎會怎麼樣。

十多歲的孩子,即使在雨中走完5公里,又有一大群人相隨,心里一定快樂到不得了。

以前,我擔心她體弱多病,下小雨也撐起傘,她懷疑地問:“會不會是妳過於保護我,我才會容易生病?”

遊行後的數周,一天我載送Cool-cool虎上學途中,經過我年少時期的老家,途徑一個天橋底下隧道、一座舊車站後再往前走一大段路,年少時的一段記憶突然浮現。想起當時如Cool-cool虎般只是中學生的我,和媽媽發生磨擦後,午間卻必須到學校進行課外活動,可是又不甘心低聲下氣求媽媽載送,就自己走路出門,沿著上述路線一直走到約8公里外的學校。

後來和媽媽和好後,才知道媽媽在過程中一直駕車尾隨走路的我,她先困惑於我原來不是去搭鄰家同學的順風車,更不解途經車站卻為何不去搭巴士,偏偏就是要走這一段路,她感嘆說:“真是個倔強的孩子!”

講到這里,我和Cool-cool虎都感觸無限,覺得媽媽這個作法是對的,由得孩子自己走,尾隨在後卻不因心疼而停車攔截,反之就藉機給孩子走一段成長的路,經歷這小小的磨練,媽媽就會更放心,瞭解孩子能獨立承擔很多事情的後果。

Cool-cool虎揶揄我說:“如果是妳,一定早就叫我上車了。”

我說:“不會的,因為我即使在生你的氣,也不會不載你去學校。”

然而,事實上這就是後來我完全放心Cool-cool虎在雨中走5公里路的理由。因為,領悟到不是這一代的孩子不能吃苦或經不起耐力的挑戰,而是這一代的一些父母自小太過驕縱孩子,使到孩子錯過成長路上的許多風景。

2011年9月14日 星期三

嚮往

我家Cool-cool虎小學時,常抱憾說“我的學校沒有禮堂”,小學畢業典禮是在3間教室打通後勉強充作“禮堂”的地方舉行。升上中學後,學校擁有一座大規模的冷氣禮堂,她的遺憾則是“我的學校沒有草場”。

平日Cool-cool虎坐在我車上,途經很多大大小小的各源流學校,漸漸就發現國民學校的草場很大,有些甚至坐擁兩三個足球場那麼大。而華校大部份都是缺失孩子們嚮往的草場,沒有足夠的空間,校舍建築物都往上建。

禮堂和草場,在一些華校有限的空間內,竟是奢求的嚮往。

前幾天采訪一所擁有“顯赫”校友的國民學校新禮堂動土禮,這所學校曾有兩名校友成為大馬首相,還有一些部長、大法官、皇族等“重量級校友”。就在數個足球場般大的草地旁舉行的動土禮儀式上,“前首相校友”形容校友會目前向各界籌募興建新禮堂的650萬令吉經費,只是“小數目”,他願以本身簽名發函號召各界及校友,捐款資助其母校。

同日區內一所華校,也就是我的母校宣佈通過義演向各界籌募200萬令吉,興建新禮堂治水計劃應對校園淹水問題。不同的是,這200萬對華社來說,沒有人會揚言這是“小數目”。

兩所學校都在籌款建禮堂,有人不解國民學校硬體設備長年都有政府定期撥款資助,甚至每一個人口增長的新社區,就會自動興建一所新的國民學校,除此每年都有撥款維修、油漆和更新設備,為何也像華校般對外籌募基金建禮堂。

也許各自籌款對象不同,華社只能感慨華校沒有獲得任何前首相或現任高官簽名發函協助號召籌款資助建設,華社這數十年來都“自力更生”的努力為華教籌款、捐款。

獨中開銷經費、華小和國民型中學舉凡要增建校舍、禮堂或其他建設,都沒有理所當然獲得政府制度化撥款,每年都有不同的華校在籌款,籌款的目標也幾乎是同個社區的華社,一點一點加起來就是一筆龐大數目。

許多華校的董事們長年累月都在為華教的各項經費奔波,學校里的校長和老師任勞任怨的配合,華校的一點一滴都在許多無名英雄無言的堅韌中,努力的維持下去。

也許我們的孩子,沒有嚮往中的寬闊草場和禮堂,但因為許多人無怨無悔的出錢出力,華校里的每一點滴都值得感恩,讓我們沒有放棄母語教育的理由。

2011年9月7日 星期三

永遠不能比你多



長命雨從吉打一路下到檳城,帶著我家Cool-cool虎探望老爸,在冷冷的天氣中暖暖的慶祝老爸的生日。

老爸一直說這不是甚麼大日子,如果沒有空,就不必特地過來。這一說,反而讓我想到過去老爸生日,我們總因為碰到孩子的上課日,就在其他能配合自己和孩子的時間過來補慶或預慶老爸的生日或父親節。這次也是因為Cool-cool虎當天沒有上課,所以才能在正日過來。

想請老爸請大餐,可是老爸也許是不願我花費太多,只建議去吃一個“小餐”,雖然如此,還是快樂的相聚。

過後,老爸回到店里忙碌時,我和Cool-cool虎到對面的購物中心,她購物、我付錢之際,在大雨中我的心里不知為何有些難過。

Cool-cool虎不解地問:“又怎麼啦?”

只是突然很感慨,孩子能為父母親做的,永遠不會比父母為孩子做的多。孩子能夠給予父母的,也永遠不會比父母給予孩子的多。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有210萬名樂齡人士,佔總人口7.3%,其中65萬名老人沒有獲得孩子奉養。

人們總說,人不能停下來,否則就會老得更快。能在年老時還能健壯的行動和工作的人,應該是活得比較有自信。畢竟,不能否認的是現今的人,都沒有辦法寄望孩子反哺供養。

可是,如果身體殘弱病痛,而不能工作的老人,就是那65萬人的其中一個了。生養孩子的“作用”,此時多麼讓人感慨。大馬政府目前沒有仿效新加坡政府立法強制孩子供養父母,然而從道德立場來看要政府立法才反哺,意義已落差。

回到老爸工作的店里,看見老爸正在和他一群年輕的朋友愉快的聊天,剛好他們聽見我姐姐打電話來祝賀老爸生日快樂,就二話不說買了蛋糕來慶祝,而老爸還是留給愛吃蛋糕的我帶回家。

回家路上,雨還是沒有停下。身邊陪伴的是正在成長,也許再多幾年就會離開父母,到外地去尋找自己理想的Cool-cool虎,到時我就會感受到父母在孩子長大之後的所有心路歷程。

我們今天怎樣對待父母,能付予父母的關愛形式,潛移默化的也會是影響孩子的模式。我們不能評斷自己對錯,以後的造化自有因果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