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l-cool虎第一次擺脫母親,和同學一起去畢業旅行前,曾遲疑是否有膽量去坐“過山車”,可是她考慮到如果同學們都去嘗試,自己卻步會不會太“遜”?
青少年就是這樣,很在意朋友的慫恿,以及看“誰比較敢”的情況下,擱不下面子問題。
我沒有參加過畢業旅行,不過在我中五畢業後,父母讓我和一名世交家庭的同學到泰國旅行。出門前父親叮囑我千萬不要去玩主題公園中的“海盜船”,到芭堤雅則千萬別玩水上降落傘,因為太刺激危險。
我一口就答應,可我去到泰國就一心一意找這兩個玩意兒,以身試法,不亦樂乎。
我一直不是聽話的孩子,所以當我開始成為母親後,我常常在想,一個年輕時我行我素,叛逆任性的媽媽,要如何去教自己的孩子?如果阻止孩子做某些事,再看回自己當年的所作所為,會有說服力嗎?
所以我一開始就希望上帝給我一個“不要太乖,有一點壞壞”的孩子,這個願望果然也實現了。
孩子5歲之前,保母傍晚經過我家附近的兒童遊樂場,看見我站在一旁看著孩子坐在秋千上,卻把秋千轉個360度後任由人和秋千一起在旋轉時,瞪大眼睛不能置信的望著我。
孩子10歲時,帶她去“愛寶樂園”,一起坐上韓國最高最快的過山車,在3分鐘內以每小時104公里時速奔馳在全世界最陡的77度坡度,孩子因此嚇得大哭,同行的團友都覺得這個媽媽太不可思議了。(就是這個慘痛經歷,讓Cool-cool虎遲疑是否再有膽量冒險坐過山車。)
我知道即使你說不,孩子還是會蠢蠢欲動背著你冒險,所以乾脆讓她從小就不斷經歷冒險刺激。
然而,媽媽確有媽媽的顧慮,孩子的安全,孩子開始要的自由和獨立,媽媽能放手的界限又去到哪裏?
我希望我的孩子和她的名字一樣,有足夠信心獨立時就撥動羽毛勇敢的飛,她的名字是“立+羽”=“翊”。
(註:此稿亦收錄於《阡陌行》。)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拉幫結派
最近聽說中學時在名校精英班的一名帥哥學長,現在是“黑社會老大”,來報訊者一臉不可置信,反而我因在學校時已略有所聞其“背景”,所以還稍微“鎮定”。
出來社會工作後,逐漸從一些畢業生口中印証,所謂在學校里滲入“黑色文化”並不是空穴來風,一些人承認在學校時已是“某某私會黨的囝仔”。
不過,一般人的概念總覺得“放牛班”的同學才會是“囝仔”,精英班的優秀生也能從校園開始被“培訓”到成為後來的“老大”,確實比較讓人大跌眼鏡。
私會黨在校園“拉幫結派”物色“新秀”,過去已存在,如今配合資訊發達,藉青少年廣泛接觸面子書、手機等機會,更加無孔不入。
最近一名成績優秀的13歲女生在面子書被私會黨纏上,因不堪被威脅在短期內招10名女生入黨,女生擔心家人受牽連而吞藥自殺,所幸獲救。
與此同時,一些報章也揭露私會黨通過新包裝,以激勵傳單標榜引領青少年邁向健康成長、開發自我潛能等為煙幕,誘使青少年不知情下繳費加入私會黨,混水摸魚的欺騙手法讓人擔心,從中顯示優秀生也成為私會黨瞄準招徠的目標。
我家Cool-cool虎分享過一段經驗,就這種年紀的孩子來說,往往喜歡為自己改名換姓取新名字,一些感情較好的同學甚至喜歡藉此使用同一個姓氏,假裝是同一個家庭的兄弟姐妹。然而Cool-cool虎卻一個人“自立門戶”,沒有任何“同道”。
她解釋說,老師會突擊檢查,如果發現同學們建立“姓氏家族”,形同“拉幫結派”,若找到記錄名字的“名冊”,更會被告誡懲罰。我聽了哈哈大笑,當時但覺得孩子們的行為有趣,老師則太過緊張。
後來發現Cool-cool虎參加畢業旅行前,校方發出的行程表和旅行規則,其中一條也大略是不可“拉幫結派”之類,顯然校方非常關注這種趨勢。
我這才逐漸感覺校方的用心和隱憂,也許我們不應太過輕率看待一些細節,尤其是現今私會黨無所不在,加上互聯網的開放使到更多青少年孩子曝露在危機中,校方和家長作為青少年最關鍵的監督者,需要密切關注孩子們的動向。
孩子們參加校外的激勵課程和任何活動時,都應讓家長和教師一起瞭解有關活動的主辦者背景,不可預測的社會陷阱越來越多,青少年孩子也請體諒長輩的隱憂和苦心,不要把這些關心當作是煩人的負擔。
出來社會工作後,逐漸從一些畢業生口中印証,所謂在學校里滲入“黑色文化”並不是空穴來風,一些人承認在學校時已是“某某私會黨的囝仔”。
不過,一般人的概念總覺得“放牛班”的同學才會是“囝仔”,精英班的優秀生也能從校園開始被“培訓”到成為後來的“老大”,確實比較讓人大跌眼鏡。
私會黨在校園“拉幫結派”物色“新秀”,過去已存在,如今配合資訊發達,藉青少年廣泛接觸面子書、手機等機會,更加無孔不入。
最近一名成績優秀的13歲女生在面子書被私會黨纏上,因不堪被威脅在短期內招10名女生入黨,女生擔心家人受牽連而吞藥自殺,所幸獲救。
與此同時,一些報章也揭露私會黨通過新包裝,以激勵傳單標榜引領青少年邁向健康成長、開發自我潛能等為煙幕,誘使青少年不知情下繳費加入私會黨,混水摸魚的欺騙手法讓人擔心,從中顯示優秀生也成為私會黨瞄準招徠的目標。
我家Cool-cool虎分享過一段經驗,就這種年紀的孩子來說,往往喜歡為自己改名換姓取新名字,一些感情較好的同學甚至喜歡藉此使用同一個姓氏,假裝是同一個家庭的兄弟姐妹。然而Cool-cool虎卻一個人“自立門戶”,沒有任何“同道”。
她解釋說,老師會突擊檢查,如果發現同學們建立“姓氏家族”,形同“拉幫結派”,若找到記錄名字的“名冊”,更會被告誡懲罰。我聽了哈哈大笑,當時但覺得孩子們的行為有趣,老師則太過緊張。
後來發現Cool-cool虎參加畢業旅行前,校方發出的行程表和旅行規則,其中一條也大略是不可“拉幫結派”之類,顯然校方非常關注這種趨勢。
我這才逐漸感覺校方的用心和隱憂,也許我們不應太過輕率看待一些細節,尤其是現今私會黨無所不在,加上互聯網的開放使到更多青少年孩子曝露在危機中,校方和家長作為青少年最關鍵的監督者,需要密切關注孩子們的動向。
孩子們參加校外的激勵課程和任何活動時,都應讓家長和教師一起瞭解有關活動的主辦者背景,不可預測的社會陷阱越來越多,青少年孩子也請體諒長輩的隱憂和苦心,不要把這些關心當作是煩人的負擔。
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
華文作文試卷的“劊子手”
如果沒有考試,學生要做甚麼?
教育部長宣佈從2016年開始,取消PMR,只保留UPSR,這樣改來改去的教育制度,常常爭論的是要學生認清甚麼是讀書目的,或者學人家西方國家說要培育出“有創意的學生”,要擺脫填鴨式教育,不要讓考試壓力模糊了讀書目的……。
大馬的教育,真的是這樣主張開明和創意嗎?
Oh no……,就前幾天《星洲日報》封面有一則新聞,提到今年UPSR的其中一題華文作文題目《如果沒有考試》,考試局訂下的華文科作文批改准則引起非議,扼殺學生創意。
新聞內容引述一名擁有多年批卷經驗的教師覺得當局是在刁難只有12歲的考生,因為這個考題雖是“開放式”,但在批改准則上卻以道德價值觀來諸多限制。考試局要批卷教師認清“考試與讀書不同”,卻忘了開放式的考題原本就是該讓學生發揮想像空間,以自己的意見或想法作答,並規定如果考生是寫“沒有考試就不需要補習”,以及“沒有補習就不需要讀書”等論點,則一律要嚴加扣分
我家Cool-cool虎看了這則新聞,像洩了氣的皮球,她在會考中就是選了《假如沒有考試》。而且,我家Cool-cool虎從幼稚園到小六,從來沒有補習,所以她不會理解“考試需要補習”這論點。
眼看新聞內容引述那位教師聲稱手上有百多份選這題的作文試卷,若按照當局准則,沒有一份可以“A”時,我可以感受到孩子內心的憂慮。
我想到考華文作文試卷後的第二天,我去學校等Cool-cool虎放學時,和一群媽媽談天時提到各項會考的華文作文,批改方面常常出現比其他科目苛刻的情況,當然當時我們還不知道有所謂的“批改准則”的種種“既定要求”。
當時,一位媽媽講了一番敲醒迷思的話,她說:“出題的老師也是華人,批改作文的老師也是華人,為甚麼華人要為難考華文的學生呢?”
現在,進一步想想所謂的“考試局訂下的華文科作文批改准則”,“考試局”里能作決定批改准則的是“甚麼人”?
華文作文試卷不可能是洋人、馬來人、印裔人出題、批改的。
看到這里,心有沒有冷了一大截?華文作文試卷的“劊子手”,到底是誰?這是個待解的謎。
我仍不變的鼓勵Cool-cool虎堅持自己的寫作創意,不要因為作文考試的批改准則而否定自己的創作能力。
然而,作為一個母親,作為一個大馬公民,對於考試制度和扼殺創意對孩子們的打擊,卻是那麼的無奈、悲哀。
如果當局要假裝開明的開發學生創意,就不要暗地里設定這麼多不能變通的批卷准則來否定創意,如果沒有幽默感,就不要講冷笑話!
教育部長宣佈從2016年開始,取消PMR,只保留UPSR,這樣改來改去的教育制度,常常爭論的是要學生認清甚麼是讀書目的,或者學人家西方國家說要培育出“有創意的學生”,要擺脫填鴨式教育,不要讓考試壓力模糊了讀書目的……。
大馬的教育,真的是這樣主張開明和創意嗎?
Oh no……,就前幾天《星洲日報》封面有一則新聞,提到今年UPSR的其中一題華文作文題目《如果沒有考試》,考試局訂下的華文科作文批改准則引起非議,扼殺學生創意。
新聞內容引述一名擁有多年批卷經驗的教師覺得當局是在刁難只有12歲的考生,因為這個考題雖是“開放式”,但在批改准則上卻以道德價值觀來諸多限制。考試局要批卷教師認清“考試與讀書不同”,卻忘了開放式的考題原本就是該讓學生發揮想像空間,以自己的意見或想法作答,並規定如果考生是寫“沒有考試就不需要補習”,以及“沒有補習就不需要讀書”等論點,則一律要嚴加扣分
我家Cool-cool虎看了這則新聞,像洩了氣的皮球,她在會考中就是選了《假如沒有考試》。而且,我家Cool-cool虎從幼稚園到小六,從來沒有補習,所以她不會理解“考試需要補習”這論點。
眼看新聞內容引述那位教師聲稱手上有百多份選這題的作文試卷,若按照當局准則,沒有一份可以“A”時,我可以感受到孩子內心的憂慮。
我想到考華文作文試卷後的第二天,我去學校等Cool-cool虎放學時,和一群媽媽談天時提到各項會考的華文作文,批改方面常常出現比其他科目苛刻的情況,當然當時我們還不知道有所謂的“批改准則”的種種“既定要求”。
當時,一位媽媽講了一番敲醒迷思的話,她說:“出題的老師也是華人,批改作文的老師也是華人,為甚麼華人要為難考華文的學生呢?”
現在,進一步想想所謂的“考試局訂下的華文科作文批改准則”,“考試局”里能作決定批改准則的是“甚麼人”?
華文作文試卷不可能是洋人、馬來人、印裔人出題、批改的。
看到這里,心有沒有冷了一大截?華文作文試卷的“劊子手”,到底是誰?這是個待解的謎。
我仍不變的鼓勵Cool-cool虎堅持自己的寫作創意,不要因為作文考試的批改准則而否定自己的創作能力。
然而,作為一個母親,作為一個大馬公民,對於考試制度和扼殺創意對孩子們的打擊,卻是那麼的無奈、悲哀。
如果當局要假裝開明的開發學生創意,就不要暗地里設定這麼多不能變通的批卷准則來否定創意,如果沒有幽默感,就不要講冷笑話!
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
風箏和線
我家Cool-cool虎高高興興的參加學校畢業旅行,當年因父母擔憂太多而讓我的成長過程無此經歷,因此如今我也不願孩子有同樣的遺憾。
趁Cool-cool虎出遊,我也選了同期到同一個城市去和好友及哥哥相聚,當我準備訂機票而向上司請假時,上司還驚呼:“妳不要跟著女兒去畢業旅行,這樣你的女兒很慘的!”我急急申辯說:“誰要跟著她啊?她去她的,我走我的!”
出門前,Cool-cool虎說:“媽媽,根據我的行程表,妳不要和我同一天去同樣的地方哦!”,我故意說:“妳包完那個城市啊?真霸道!”
其實我去的地方根本不可能會碰到女兒,成年人渡假的興緻都在於找個舒適的咖啡座閒聊數小時,烈日當空下都懶得到遊客多的景點去。
在異地的第三天,朋友有事要辦,讓我在附近一條街道自己遊走,據朋友說那是遊客鮮少會到的地方。我走到一半時,突然有人攔截我的去路,我一時無法回神,也想不起眼前這個人是何方神聖……?
天啊!這個人,竟然是……Cool-cool虎!
接下來,真的很慘……,Cool-cool虎的朋友問:“妳是特地來這里找Cool-cool虎嗎?”,唉,真是百口莫辯,她們的行程表本來都沒有來這里的好不好?Cool-cool虎就叫我快快離開,不要讓老師看見。
後來,我們都分別回到家里,講起這宗“異鄉偶遇”事件時,Cool-cool虎承認是她先看見我,但早知道就“假裝不認識我”,因為後來她被朋友們訕笑她的母親不放心她。
老實說,如果妳是一個母親,聽到這些青少年孩子的言談對母親總是如此“殘酷”時,或許會失落或傷心。
還好,我沒有這樣。因為,從自己曾經走過的歲月,我理解青少年這種渴望被認同獨立、長大的階段,不想再被朋友們當作是娃娃的心情。
其實,在我們還沒出門前,我就完全沒打算去哪裏找Cool-cool虎,甚至也沒有準備去“巧遇”她。
我一直在調適“放風箏”的心情,青少年孩子就如漂亮的風箏,和父母之間有一條長長的線互相牽繫。當風箏飛得越高時,父母手中雖然還有線,但風箏卻離視線越來越遠,甚至只能遠觀而不能相近。直到有一天風箏從父母手中斷了線,不再在父母能力掌控中,風箏終有一天會獨自飛向屬於自己闖蕩的天空。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