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翊
學年結束,發成績冊,班導師在評語一欄建議我“把情緒轉化成動力”。
我必須承認我對于情緒的控制是非常不穩定的。尤其今年越來越容易躁怒失控。這兩個星期,在我身上發生了好几件不愉快的事情,堆積起來壓垮了我。
我的崩潰,導火線是學校音樂會事件。主辦方提供机會讓我們樂團表演,但溝通上出了問題。總之一整個活動,我和樂團團員的神經線都完全繃緊,壓抑着等待爆發。處理完問題一個又一個,還莫名其妙被路人甲乙丙丁奚落,加上看到團員為了表演奔波累倒,回想起樂團以前也遭受過的不平,所以我受不了了。
我走了一步錯棋。我把情緒轉化成文字,陳述在臉書上。我舒服了,但是傷害到了一些人。我一開始其實不覺得我做錯什么,該謝的人我有認真謝,想傾訴的全部吐了。但老媽從旁柔聲對我說了很多,還有好友表達了一些想法,讓我思考了很多。
這是一段學習。我向來不很在乎師長對我的看法,有時會刻意叛逆,不愿當优秀好孩子,因此向來習慣了隨意傾泄不滿。但這次不一樣,一旦牽涉層面到學校,臉書很公開,該不該看到的人都會看到,然后可能就會有人借題發揮。單單發布后三小時,我就發現了開始有人曲解我的貼文。這不是我的本意,我原只想傾訴遭遇,無意傷害任何人。
再細想,在學校几次樂團演出,主辦方都不欠我們,他們盡人事,只不過仍留下了漏洞讓我們去補。是我太苛刻,當下沒有壓抑住最后一根神經,胡亂發了脾氣。
最后,我屏蔽了臉書狀態,向該道歉的人道歉,整理好想法私信發送出去。也不是心虛,抑或要補救什么,只不過冷靜下來,坦然地在做自覺應該做的事情。
該做的、不該做的,我都做了;該道謝的、該道歉的,我也都道了。我控制不了情緒是事實,對錯也罷,做就做了,沒有后悔,就跟着心里的天平,決定接下來的步伐。
我曾經崇拜搖滾偶像的狂妄隨性,恣意揮洒憤怒。但我現在明白了,在真實的社會生活,沉穩才是王道。隨時讓理智壓制情緒,我才能一路走到最后。讓真實的自己、真實的情緒暴露,就是輸了一局。
“把情緒轉化成動力”,或許下次情緒想主導我時,我該閉上嘴巴,用行動解釋一切。面對任何情況都不動聲色,才是狠角色,我想成為這樣的人。
順提,Beyond的《我是憤怒》是我近來的循環曲目。不知道這有沒有造成影響?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咖啡等一份心情
文/鄭翊
最近的生活好像都一直跟咖啡館扯上關系。
我一直都很喜歡泡咖啡館,只要躲在里面,都感覺特別好。以前的我不喝咖啡,是個進咖啡館卻只喝果汁特調冷飲的奇怪家伙,但這几個月卻開始喜歡上了咖啡的味道。
樂團里有三個咖啡迷,家里老媽都是一日一咖啡的品种,連我班上班導師都是個神級咖啡愛好者,也許不知不覺我就被潛移默化了。跟着他們混蹟咖啡館,學會了欣賞咖啡香氣。
當身邊人侃侃而談咖啡如何時,我只會安靜地啜飲自己手上那杯,因為有時我真的不懂他們在說什么。老實說我只會分辨拿鐵和摩卡,不懂分辨咖啡實質的好坏,只信任自己的味蕾,喝自己喜歡的味道。這樣也沒什么不好,小喝怡情而已。
比起咖啡本身,也許我更喜歡的是咖啡館給予我的感覺。家鄉這几年冒出了許多特色咖啡館,各有風格。不管是牆壁壁畫、裝潢風格、杯具餐具,甚至是背景音樂的選曲,每一間都總能給我一份獨特感。因此,即使在我還不懂喝咖啡時,泡咖啡館也是我的興趣之一。
煩完學校的課業事務后,隨老媽或友人,根据心情選擇咖啡館,坐在里面后總是自然而然放松下來,卸下壓力,享受一點點的小時光。我可以一連几個小時呆在咖啡館,和友人聊天上网,喝着咖啡消磨一整個下午。
好啦我想我只是太無聊,才會絮絮叨叨一些關于咖啡的廢話。
最近發生了一件令人難忘的咖啡之旅事件。起因是某天放學后,我和兩個好友突然很想喝咖啡,但臨近學校的咖啡館沒開,所以三個人跳上某老師的車,直奔雙溪大年一間好評的咖啡館。結果千里迢迢去到,竟然當天休假,繞到隔壁街卻發現另一間也沒開。于是一車對咖啡要求极高的人,堅持調轉車頭,改到日得拉一間隱蔽的小館去過咖啡癮,結果也、沒、開。
結局是,我們從四點繞到六點,什么都沒喝到,還很餓,所以最后去吃了泰國餐。駕車的美術老師喝不到咖啡惱羞成怒,賴在我身上,怒吼說以后不要帶我出門了。其實我也覺得是真的跟我衰運有關系,因為昨天同一班人馬要去吃冰,結果目標冰店也沒開,大家都對我怒目而視。
但見識到了他們對咖啡的堅持,真的有夠偏執的啊,不過我欣賞。我身邊都是一群咖啡狂,正所謂近朱者赤,我也差不多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