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人要永遠活在青春期……

最近看見一些朋友陸續把她們少女時代最美的相片放上面子書,緬懷人生最亮麗的時段,隨之感嘆的是時間在不經意間飛逝,更大的感觸是每個人都曾年輕過。

當中,有些人曾是風華絕代,有些人曾瀟洒英俊,有些人更曾經叛逆任性,然而歲月把這些人都變成今日的中年人。已成為父母的,此時每天面對的可能就是如舊相片中他們年齡的青春期孩子。

每個青春期的孩子,可能都會忽略原來他們的父母也曾年輕過。而每個變成父母的人,在一寸一寸地被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以狂妄傲慢的語言刺傷心,宛如毛毛虫蝕葉般被“吃心肝”時,可能也忘記了自己曾在青春期時如何刺傷父母的心。

龍應台曾在《親愛的安德烈》與18歲兒子的對話文章中感慨: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

“不喜歡”,是一種很微妙的感受。

如果直接問如我家酷酷虎般青春期的孩子:“你喜不喜歡媽媽?”,為了不讓你傷心或失面子,孩子可能不會有直接的答案。然而留意一下青春期的孩子,如果需要列出心目中喜歡的人是誰時,少之又少的人會說是媽媽、爸爸。

看到這里,撫心自問:你是不是曾經也這樣?

就像看回年輕時相片中的自己時存有美好的感覺,人們往往“想當年”時都會為年輕時的狂傲不羈感到無悔,甚至有時會“沾沾自喜”。

可是,轉換立場和角度後,站在不再年輕的位子上,看著青春期的孩子,被孩子們的狂傲不羈、任性叛逆氣上心頭時,是否就有這種“賞識”的同理心?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

而這種心情,就是當年父母看見青春期的你,所受的折騰。

中年期是人生中承受責任和負擔最重的階段,有時被孩子氣到不得了,或被年邁的父母氣煞時,會很想回到那個只是十五二十的年輕時代,那才是人生最沒有愛的責任、精神負擔的黃金階段,因為一般人在那時的父母還不夠老,是父母擔心你比你牽掛他們多。

可是,沒有人可回到從前,人更不能如香港歌星泰迪羅賓唱的歌《人要永遠活在青春期》……。

有時一些公公婆婆輩的人,看見青春期的孫子叛逆任性的把父母氣到半死時,反而幸災樂禍的對自己的中年孩子說“你也有今日”。

你只得跟你的青春期孩子說:以後你當了人家的父母,才知道這個滋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